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表达意愿和交流实践经验的工具。有了语言,人类才能进行思维、记忆、想象、叙述人物和事物,以及交流各种信息。
符号是语言的载体和媒介。不同范畴的人物和事物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符号。符号有两种不同的系统。第一符号系统是“推论性符号”。它是按逻辑推理顺序,时间、空间的排列和事物的发展过程等构成的符号系统。如我们日常会话用的口语,郑重交流使用的书面语言中的字、词、句和运用概念构成表达程序的各种符号。这种符号在口语中由语音(声音符号)来体现,在书面中由文字(文字符号)来体现。这都属于推论性符号。
第二符号系统属于“表象性符号”。这类符号不具备任何概念的属性,只具有客观的表象化的特质。它是以个体的或集体的表象而存在的,本身并不表明任何意义,但是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却能感知它的具体存在,如光线、颜色、气味、声音、形体、现象等。
笔迹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字。作为表意的文字,它属于第一符号系统的“推论性”符号。而我们进行笔迹鉴定不是看文字内容,而是看单个字的形态特征和通篇章法特征,这里并不顾及文字内容,而是纯客观化、表象化了的文字的点、线、面的形态特征,所以这时候的文字就完全脱离了程序化的“推论性符号”的特点,而完全成为“表象性符号”。作为表象性符号,它通过条件反射(当然需要通过视觉的作用),被大脑的右半球接收。这一区域的主要作用是把非意念的表象符号用综合的方式同时呈现出来,提供给左脑,左脑再根据诸多符号的不同的形态、现象的特征所隐含的意蕴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形成“笔迹鉴定”。所以说,笔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字符号物质外壳的表象特征,而不是文字所表达的内容。
我们知道,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谚云:础润而雨,月晕而风。“础润”和“月晕”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自然符号、一种自然语言,它们告诉我们:“础润”意蕴着要下雨,“月晕”意蕴着要刮风。还有“早霞不出门,晚霞万里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河里鱼跳,逢雨之兆”,“蜻蜓飞得高,明天似火烧’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现象、符号、语言,是人们几千年观天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符号意蕴的破译。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语言是多方面的:有动作语言、表情语言、行为语言、服饰语言、相貌语言等。
摇头是一种语言符号,意为内心不同意;点头是一种语言符号,意为内心同意;双手好放在一起或彼此抚摸,说明爱护自己,有自我欣赏的意蕴;经常卷曲抚弄自己的头发,是一种性倾向的表现。这属于动作语言。
眉头紧皱的语言符号的意蕴,是大脑陷入深思;两嘴角翘起的语言符号的意蕴,是心情愉快。这属于表情语言。
喜欢把物品摆得整齐有序,这种符号的意蕴是喜欢整洁,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反之则相反。这属于行为语言。
喜欢穿皮衣的语言符号,其意蕴是追求舒适的体感度;喜欢穿长衣的语言符号,其意蕴是追求潇酒气派,有荣誉和尊严的求。这属于服饰方面的语言。
在体貌方面,大耳的语言符号的意蕴是智慧、能力、富贵;尖嘴凹腮的语言符号的意蕴是机敏、有心计,多少有点神经质。这属于相貌语言范畴。
以上谈的是属于第二符号系统的表象性符号。在所有的表象性符号中,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不管是天还是人,只要是同一类型的特质相同的语言符号,那么其意蕴也毫无例外地相同(当然做伪、使手段除外)。这就说明:在大自然,在茫茫人海中,虽然语言符号形形色色,但相同语言符号提供的意蕴却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一规律叫做“语言符号意蕴的同一律”。这是自然的法则,它是由自然本身的规律和人本身的生理、心理机制的同一性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
正由于有了这一法则,我们对于作为人体语言符号的一种笔迹符号--的形态、特质、意蕴的研究,才找到了科学的依据。简言之,对同一形态特质的笔迹符号进行归类研究测验:才使人们有可能破译其生理的、心理的意蕴。可想而知,如果失去了语言符号意蕴的同一律,那自然界、人类社会将是个什么样子。
扫一扫 添加微信沟通
微信号:13338600012
电话:13338600012
QQ:2528049390
地址:签名笔迹商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