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习惯的形成,依赖于整个书写系统,即脑、身躯、眼、耳、心、肺、嘴、肩、肘、臂、手等系统的协调一致的运转。哪个系统出了故障,都要使整个运转机制遇到障碍或受到损害。这当中,大脑便成了指挥各系统协调一致的中心。以大脑为中心的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是使书写表达形成定势,即书写习惯形成并得以稳固的主要生理条件。
人的脑位于颅腔内,它由大脑、小脑、间脑、脑于(包括延脑:桥脑、中脑)四部分组成。其中,最发达的是大脑,它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面是一层灰质,叫大脑皮层,它的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平均厚度为2.5毫米。皮质在颅腔内形成许多皱折的沟回,裸露于皮质表面的仅占皮质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许多深浅不同的沟裂中,最明显的是大脑的外侧裂、顶枕裂、中央裂,它们把皮质分成顶叶、枕叶、颞叶和人所特有的高度发达的额叶。大脑皮层主要是由神经元构成的,它是神经系统在结构和机能方面的最小单位。神经元是由细胞体以及由它发出的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每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轴突传递,对许多其他神经元产生影响,彼此相通;同时又有上行纤维和下行纤维与大脑皮层下的中枢、脑干、小脑、脊髓以及人体各部器官相通。大脑皮层是赖以感知、认识外界事物,并进行思维、指挥、调节人的活动的最高机关。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称为某一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它管理着人体某一部分器官的运动和感觉。在大脑皮层中,与语言书写活动相关的有以下几个功能区(图1)。
1.感觉中枢
在大脑中央沟后方,它的功能是分析与综合来自躯体各部的刺激,躯体各部亦倒置投影在该区。此区损伤,躯体虽能运动,但无知觉。
2.运动中枢
在中央沟前方,额叶的中央前回,躯体各部分呈倒置状态投影在该区。其中,躯干、大腿或肩膀在中央前回中的投射区面积不大,手的投射区则相当大。几个手指相比,第三和第四指在皮质中的投射区较小,大拇指和食指的部分很大。大拇指所占皮质投射区几乎是整个大腿所占区域的10倍,原因是大拇指接受外界的刺激多,运动量大,因此该区发达。而面部的投射面积则更大。此区受到损伤,将导致所辖躯体动作的瘫痪。
3.听觉中枢
在颞叶上部,它能感知外界的一切声音,此区损伤将失去听力。
4.视觉中枢
在大脑半球枕叶皮层部位。它能通过视觉系统感知外界事物的形象,包括对说话时的口部动作、书写动作和文字符号的形态的感知。此区损伤,会失去视觉能力。
5.听性语言中枢
在大脑半球颞叶上回后部。它能对有声语言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此区损伤,虽能听到言语,但不解其意,即听觉失语症
6.运动性语言中枢
在大脑左半球额叶中央前回的前方。负责有声言语的运动,此区损伤,可以发出声音,但失去说话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7.视性语言中枢
在大脑左半球顶叶、枕叶、颞叶之间,视觉区的前方,又称言语阅读区。它能对视觉感知的文字符号进行分析综合,此区受损,即使看到文字符号,也不知其意,叫做失读症。
8.书写中枢
在大脑左半球额叶中央前回前方,主要负责书写运动。此区受损,手虽能自由活动,但书写发生障碍,叫失写症。
大脑两半球并不具有对称的同一机能。对于惯用右手写字和使用工具的人来说,言语的听、说、读、写的中枢都在大脑的左半球,它具有视、听、表达、计算等功能,而右半球的功能主要是图形感觉、空间知觉等。
书写习惯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条件反射的结果,是由语言和文字为刺激物建立起来的一种运动定势。它是一个人经过逐年逐级不断进行识字、临字、阅读、表述等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和运用实践才完成的。运动定势形成之后,大脑左半球中司视、听言语、书写等几个功能区通过中枢神经建立起一种有机的联系并具有稳固的品质,同时也就编排好了运动程序(如笔顺、笔画形态、语言特点等),并使运动程序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运转机制。这样在运转时输出的语言符号便具有其定型化的特点,同时也就自然地输出了由大脑接收并储存的人体生理的、心理的全部信息,这种信息即笔迹学要研究的笔迹符号的意蕴。
扫一扫 添加微信沟通
微信号:13338600012
电话:13338600012
QQ:2528049390
地址:签名笔迹商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