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长沙笔迹学文档 >
书写习惯的概念和形成的基础
热度:242来源:http://changsha.mofangbiji.com

书写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期学习、反复训练,逐渐形成并巩固下来的交流信息、书写文字的运动定势。
书写习惯不仅包括书写方面的习惯,同时还包括思维组织语言进行各种信息交流的习惯。这种习惯所体现的外在笔迹符号,表现出书写习惯的全部本质特征,即笔画长短、粗细、方折字形的大小、方圆、长扁,结构的匀称、畸侧,书体的楷行草隶篆墨色的深浅,字行的疏密、俯仰,边白的宽窄,力度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工具的选择,执笔的方法,书写的姿势,以及运用语言的习惯、特征和水平差异,甚或与内容有关的符号的超常变化。

所有这些,便组成了书写习惯。因此,书写习惯是表现外在的语言符号的诸项特质的总和。它不能排除诸多因素而独立存在,更不能捕捉其中一项特征就以为抓住了书写习惯的本质特征。作为具体化了的语言符号,其物质的外壳的特征是显性的,可观的,它是人脑的思维的流淌和输出;而思维是隐性的,不可见的,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有人据此认为从笔迹里不能直接看出思维活动的规律,然而他们却没有进一步思考和深入地探究,如果没有了思维,哪里还有语言?没有了语言,还谈什么语言符号?所以那一条条跃动着的点点线线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动的造型,不正是大脑的畅想曲吗?从一幅幅禅定着、歌唱着、舞蹈着、狂飞着的笔迹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脑思维的活动规律,这是书写习惯赖以形成的主要心理基础。

因之,汉代杨雄说:“书,心画也”,意即笔迹是脑思维的图象。


书写习惯是人们有意识坚持学习和书写训练,日积月累形成并巩固下来的,而不学习的文盲是不具备的。因此,书写习惯的形成也是人们主观努力的结果,是心智的结晶。只不过由于人们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环境影响的不同、学识水平的高低,便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书写习惯。

书写训练时,需要大脑的书写中枢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和各感受器之间的沟通,指令身躯、眼、肩、肘、腕、手协同动作。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运动定势,书写时便按这种运动定势输出已形成的很难改变的语言符号,这种符号毫无例外地带有区别于他人的特质,具有长期的稳固性。

这种稳固性是在长期的书写训练中形成的:书写中枢经过反复的刺激,对每个字的基本形态编定了运动程序,就像摄制的录象带一样,只要需要,图象便会原样不变地显现出来。因而复杂的神经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调控,是形成书写习惯的生理机制。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扫一扫 添加微信沟通

微信号:13338600012

电话:13338600012

QQ:2528049390

地址:签名笔迹商务服务中心